在整體經濟環境低迷的形勢下,無論是風投還是互聯網企業都采取了緊縮戰略,其中風投在選擇投資目標時顯得更為謹慎,投資額度也出現了較大幅度下降。我國一些互聯網概念股的估值正在回歸理性,同時一些面臨資金壓力的企業也將被迫尋找買家,這些都使得互聯網領域的投資價值得以顯現,投資機會也將增多。
互聯網概念股漲跌互現
由于汽車行業援助計劃仍存在不確定性,以及投資者對金融公司的財務狀況又產生擔憂,美股上周四在經歷了前一天的好轉后再度大幅下跌。受此利空消息的影響,在美上市的中國概念股呈現近乎多數下跌的局面,其中部分漲跌幅相對較大,傳媒概念股更是成為領跌龍頭。
由于財政部表示將采取措施來阻止美國汽車制造業的沒落,投資者擔心更多的裁員加重美國的經濟衰退,在經歷了上周四的下跌后,美國股市上周五探底反彈。受此影響,中國概念股上周五收盤漲跌互現。互聯網概念股方面,新浪上漲3.67%,報收于27.42美元;網易上漲0.26%,報收于19.49美元;搜狐上漲0.51%,報收于43.78美元;搜索巨頭百度上漲2.43%,報收于114.00美元;網絡旅游龍頭攜程網下跌0.79%,報收于21.40美元。
風投撤退≠互聯網冬天
金融危機使得全球金融震蕩、股市大跌,世界經濟形勢整體衰退,信貸、投資也日趨緊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互聯網投融資規模急劇下滑的形勢下,根據ChinaVenture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1—3季度中國互聯網投融資案例數量依然達到93例,占比16.4%,位居各行業之首;涉及資金總規模達到8.7億美元,占比8.0%。其中并購事件32起,典型代表事件如澳洲電訊收購泡泡網、巨人網絡注資控股51.com等,涉及金額近4億美元,顯示出獨有的投資價值。
日本軟銀董事長孫正義對中國互聯網的未來依然保持著樂觀的判斷:“5年前美國市場互聯網占全世界的50%,但是從現在開始,在今后的幾年當中,以中國為重心的亞洲互聯網用戶將會達到互聯網的50%。”的確如此,互聯網在中國的潛力還遠沒有被挖掘出來。摩根士丹利《中國互聯網2008Q3總結》報告指出,“跳過當前的金融危機,我們可以樂觀地預見在門戶網站和其他媒體行業有著中國最好的企業。在未來的一年內,我們計劃將有條不紊地以不錯的價格買入這些公司的股票。作為數字時代的價值投資者,當其他人恐懼時,我們應該表現得貪婪一點。”
危機中蘊藏發展機遇
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嘯使得各企業紛紛采取收縮戰略,互聯網行業由于其自身優勢被認為是經濟風暴下的“避風港”:網絡廣告的高性價比、高精準、高互動等優勢與傳統媒體相比更為顯著;網絡購物在便利性、價格等方面對消費者更具吸引力;網絡游戲、移動增值等面向個人收費的領域受經濟危機影響很小,發展穩定。
來自ChinaVenture的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二季度,互聯網、IT、傳媒娛樂等行業成為投資熱點。其中,電子商務和網絡游戲成為互聯網行業投資熱點。可見,即使在次貸危機、經濟走弱的背景下,風投依然在尋找合適的投資機會。
實際上,雖然金融風暴席卷全球,但各國互聯網巨頭正分別以不同方式切入中國市場,在分享中國互聯網快速發展紅利的同時,以圖盡量減少經濟危機的負面影響,例如澳洲電訊收購泡泡網,以電信與互聯網結合的方式搶占市場先機;Monster全資收購中華英才網,顯示出全球招聘巨頭對中國網絡招聘行業的信心。
全球經濟危機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依然持續,中國經濟也不可能獨善其身,盡管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刺激內需和幫助企業過冬的舉措,但經濟尤其是網絡經濟將勢必受到一定影響。根據艾瑞咨詢的判斷,未來一年內,互聯網行業投融資案例數量將保持穩定態勢,甚至將有所上升。但由于投資機構的緊縮政策,單筆投資金額將會相應減少。同時互聯網企業估值將整體下滑,因此總體投融資規模將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
|